民贸新闻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党建引领

在有温度的“大思政课”课堂中收获幸福

发布时间:2022-06-16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我与祖国同奋进】  讲述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慧玲  转眼之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经27年。这些年来,我亲身参与了扬州大学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为了建好这门关键课程,学校党委

 【我与祖国同奋进】

  讲述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唐慧玲

  转眼之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经27年。这些年来,我亲身参与了扬州大学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为了建好这门关键课程,学校党委持续加强思政课改革建设,构建了“专业思政—学科思政—校园思政—校外思政”的大思政格局,形成了全过程、全课程、全方位、全社会同向同行的“大思政课”联动机制。这既为我们开展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搭建了广阔舞台。

  为了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我们不断磨练内功。在教学内容上,既讲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大道理,也讲理论联系实际的小道理;既讲“两个大局”的世情国情,也讲在历史传承中锐意改革、砥砺前行的校史校情。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情景教学、研究性教学、互联网+教学等创新途径,努力打造有温度的“大思政课”课堂。

  为了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我们就地取材,用淮扬人、淮扬事、扬大人、扬大事烹饪“淮扬风味”“扬大口味”的课堂教学案例。十年来,先后邀请16位“扬州好人”,35位“情暖校园人物”以及150多位“校园先锋”走上思政课讲台,打造了一堂堂鲜活的“大思政课”课堂。

  为了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我们努力将论文写在“大思政课”的课堂上。十年来,我们承担了部省级以上思政课建设研究项目60余项,发表高水平思政教育研究成果500余项。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组建各类红色理论宣讲团80余个,把思政课搬到企业、社区、乡村等基层一线,师生累计宣讲1200余场次,参与宣讲师生近3500余人,听众年均近5000人次。

  站在新征程上,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我将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转载和免责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本站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