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贸新闻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湖湘风采

湖南外贸瞄准万亿台阶 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强省

发布时间:2023-03-20 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黄婷婷记者谢作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全球经贸新形势,湖南外贸如何高质量向万亿元台阶挺进,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湘全国

中国商报(黄婷婷 记者 谢作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全球经贸新形势,湖南外贸如何高质量向万亿元台阶挺进,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湘全国人大代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调结构:优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017年以来,湖南进出口总额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4个大关,在2022年突破7000亿元。

今年3月初,在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电磁搅拌装置即将出厂发往土耳其。近年来,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加大科研力度,从传统磁力冶金装备制造转向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精尖制造领域,为中车集团、宝武钢铁、铁建重工等国内2400多家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列满载日用品和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出发前往波兰。(刘永涛/图)

“只有加大研发力度,实现技术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勇彪深谙这个道理,民营企业要抢占国际市场,必须苦练内功,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围绕前沿领域进行“从0到1”的探索。加大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加强国际产业合作,完善国内高质量企业向海外拓展的体制机制。

湖南制造业享誉海外,有目共睹。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出海也在稳步增长。2022年,湖南省农产品出口17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7%,蔬菜出口额位居全国第二。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兰定国表示,聚焦“优质”二字,将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以永州市为重点,对蔬菜出口企业提质扩量;以长沙市为重点,扩大植物提取物出口;以蔬菜、水果、茶叶、油料和农机、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国际品牌建设,进一步助推优质农产品进入欧洲、东盟、非洲市场,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据了解,湖南还将立足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鼓励和支持出口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健全完善产业链,重点培育1—2家以出口为主的大型跨国农业企业集团。

辟通道:助推外贸跑出“加速度”

在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关于支持加快推进湘桂运河建设的建议》。

湘桂运河连通湘桂两省区和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是新时代湖南对外开放的第二条出海通道。开辟“出海”通道,货畅其流,成为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又一选择。

目前,湖南已形成中欧班列(长沙)、岳阳城陵矶口岸、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怀化国际陆港、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货运枢纽五大国际贸易通道。

“拥抱海洋,是怀化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怀化市市长黎春秋表示,作为湖南唯一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怀化市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怀化国际陆港,在中部地区率先双向开行中老、中越国际班列,中老班列开行数量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带动怀化市进出口总额增长135.6%,增幅居全省第一。

黎春秋告诉记者,怀化市将聚焦更好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老铁路在怀化交会的独特优势,加快湘鄂赣三省焦柳线、沪昆线沿线城市货源在怀化集并,着力培育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商贸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体系,利用产业和资源方面的互补优势,架通“长株潭—怀化—东盟”的桥梁,推动形成以怀化为中心,辐射中西部地区和东盟国家的物流服务圈。

中老铁路向西奔向东盟,中欧班列向北驰骋新丝路。2022年,湖南中欧班列开行1063列,居全国第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广铁集团长沙铁路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郑圣刚表示,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等铁路运输,帮助企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运输时间,助推湖南外贸跑出“加速度”。

广铁集团将优化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湘粤非铁海联运等开放通道,加大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变交通优势为物流优势,变物流优势为产业优势,打通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助推湖南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同时,还将加快湖南铁路网建设,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湖南产品竞争力,助推“湘品出海”。

拓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全球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亚洲,播种面积占全球的近90%,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杰俊表示,湖南的粮油机械设备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到广阔的市场空间。

十多年前,郴州粮油机械将目光投向海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不仅出口碾米机、烘干机等设备,还帮助当地建设碾米、杂粮加工或烘干成套设备生产线,产品基本覆盖世界上所有的水稻产区和杂粮产区。

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线上促销和技术服务对接,郴州粮油机械出口逆势上涨,2022年比2019年出口增长41%。今年,企业定下出口至少增长45%的目标,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强开拓非洲、南美洲等“一带一路”上的新兴市场。

高性价比,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择湖南产品的一大原因。虽然湖南粮油机械跟日本、德国等国外品牌相比,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湖南正奋起直追。吴杰俊表示,湖南企业要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必须在产品技术质量、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服务、品牌营销上综合发力,让客户在认可湖南产品的同时,更欣赏湖南服务,看重湖南品牌。

一片繁忙的湖南岳阳城陵矶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周磊/图)

2月底,随着1593立方米波兰云杉原木运抵岳阳城陵矶港,湖南首个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岳阳城陵矶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由此,岳阳市迈入“三区一港五口岸”时代,即中国(岳阳)跨境电商试验区、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综合保税区,城陵矶港,以及汽车、肉类、粮食、水果、原木进口指定口岸。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岳阳市将统筹抓好高质量“走出去”与高水平“引进来”,用好用活“三区一港五口岸”国家级开放平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指导重点企业加强与东盟、欧盟、非盟经贸对接,提速建设中非工贸产业园,持续扩大国际经贸“朋友圈”。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表示,开放是岳阳的城市基因,岳阳市将咬定“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立潮头”目标,加速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着力构建以城陵矶港为龙头的“一江一湖四水”港口网络体系,完善以江海航线、中欧班列、铁海联运为重点的国际物流体系,加快打造“中部双循环大通道”国家级物流品牌。


转载和免责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本站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