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暨“四个小屋”建设推进会召开 为民热线
09-28 / 2023抓乡村“三重” 解群众“三事” 以能动履职加快乡村振兴检察行步伐
今年以来,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有机融合,坚持把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和“乡村振兴检察行深化年”一体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市院部署要求,制定了《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检察
今年以来,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有机融合,坚持把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和“乡村振兴检察行深化年”一体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市院部署要求,制定了《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全市“乡村振兴检察行深化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细化目标任务,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在巩固成果中深化服务,在提升质效中能动履职,取得了一些新成效,积累了一些做法。
01
一、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抓牢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办实事。
利通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紧紧抓住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提升检察履职能力,把服务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检察自觉。一是聚焦推进乡村平安建设再发力。把提升乡村群众安全感,作为推进乡村平安建设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严惩发生在乡村领域、涉及乡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乡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深入推进反诈人民战争,批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人,起诉7人。批捕黄赌毒犯罪2人,起诉5人。起诉“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犯罪6人。批捕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3人,起诉3人。批捕盗窃、诈骗等侵犯财产犯罪8人,起诉12人。起诉放火等危害乡村公共安全犯罪1人。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合同诈骗等破坏农村经济秩序犯罪,起诉1人,通过加强检察办案力度,有力维护乡村公共安全。常态化推进乡村黑恶势力惩治,办理的马新忠等15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被法院判处十一个月至二十年不等刑罚,有力整治了“村霸”,维护了乡村良好社会生态。二是聚焦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再创新。围绕利通区乡村奶产业、肉牛肉羊产业,深入企业、养殖户开展调研,召开3次座谈会,了解现实困难和司法需求,主动为企业、养殖户提供法律服务,纾解发展难题。结合“四大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深入扁担沟村、渔光湖村帮扶点,组织民生难题“大排查”,统筹检察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加强同包抓大院子村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沟通协调,通过实地查看,积极协调解决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搬迁建设资金,在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文化设施、美化生态环境等方面谋思路、想办法,服务乡村经济发展。三是聚焦助力乡村法治建设再提升。按照利通区“三官一顾问”活动要求,组织24名员额检察官每月10日,下沉利通区各乡镇参与调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实质性化解民事法律纠纷6起。针对辖区扁担沟镇及周边村镇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比较大,在扁担沟中心学校建立“小白杨工作室”工作站,设置心理驿站、训诫室、模拟法庭等功能区,联合区教育局、公安分局、法院、司法局构建“小白杨普法教育联盟”,明确检察官负责未成年人法律常识、预防性侵自护等课程,法官负责模拟法庭指导、观摩庭审现场等特色课程,公安民警负责“反诈”、交通安全等特色课程,司法局负责民法典知识等特色课程,以点带片辐射扁担沟镇附近黄沙窝、高闸等农村小学普法教育,使法治资源向偏远乡村等重点区域延伸,实现法治资源共享,保护力量互通,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02
二、在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中紧盯重点人群,精准滴灌解烦事。
利通区检察院始终把保障民生民利,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乡村重点人群,精准施策细化服务,以精准检察履职解决乡村群众关切问题。一是紧盯乡村重点人群开展精准维权。农名工兄弟的背后是无数乡村家庭,农名工兄弟的薪酬是无数乡村家庭的“柴米油盐”,利通区检察院时刻关注农民工兄弟,用检察力量积极为他们解决烦“薪”事。针对崔某等34名农民工讨薪案件,检察长主持召开听证会并支持起诉。结合行政检察护航民生民利专项行动,联合吴忠市劳动监察执法局,介入办结2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成功化解2起劳资纠纷,帮助6名农民工兄弟要回48331元“血汗钱”,有力维护农民工兄弟合法权益。二是紧盯乡村未成年人开展精准帮扶。针对实践中困境儿童线索发现难、综合保护难问题,联合吴忠市至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对辖区内乡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网格化摸排,发现18名生活困难的事实孤儿,联合社工机构帮助18名未成年人,办理民政救助或纳入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爱助事实孤儿项目。联合辖区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香烟、电子烟侵害专项活动,在开展活动中向乡村地区倾斜。通过下沉乡村联合检查、联合走访、校园普法、社区志愿服务、发放宣传册、督促张贴禁售烟标识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禁烟宣传教育。与利通区烟草专卖局、吴忠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局在辖区烟草专卖局联合设立“劝阻青少年吸烟法治工作室”,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建立未成年人涉电子烟事项预防、监管等工作机制,为乡村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三是紧盯乡村特殊群体开展精准救助。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加强对乡村地区生活困难当事人、军人军属、残疾人、未成年人等重点救助对象司法救助工作,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利通区乡村振兴局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享乡村振兴部门监测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信息,排查是否有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生活困难当事人,在检察环节实现“应救尽救”。今年以来,主动办理农村地区五类贫困当事人司法救助案件5件5人,决定救助4件4人。其中,救助未成年人2人,残疾人1人,发放救助金28000元,以精准司法救助保障乡村特殊群众民生权益。
03
三、在推进乡风乡貌治理中围绕重点问题,能动履职化难事。
利通区检察院坚持把乡村建设的重点作为检察能动履职的热点,围绕乡风乡貌治理的重点、难点、要点问题能动履职,倾力服务美丽宜居文明乡村建设。一是围绕乡村生态保护重点合力攻坚。开展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针对流经利通区的秦渠、汉渠、马莲渠、东干渠等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联合水务、秦汉渠管理处、综合执法、文化旅游广电、文物保护、属地乡镇等部门,设立专项监督活动办公室,围绕破坏古灌溉工程问题整治、水资源保护、秦汉渠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开展公益诉讼专项活动,进一步规范宁夏引黄古灌区利通区段管理秩序,确保辖区古灌渠正常发挥农业灌溉作用,传承文化遗产,保障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针对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清单中的噪音污染问题、群众举报油烟扰民、油污污染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秸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现象,能动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立案6件。通过磋商办理的扁担沟马某某私自设立垃圾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侵占苦水河道案、东塔寺乡白寺滩村兴隆桥两侧违建侵占苦水河道案,有力整治了黄河流域“四乱”问题,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二是围绕乡村综合治理难点主动出击。在乡村综合治理难点问题上持续发力,抓源头、化民怨、护民生。从青年干警抓起,将5名检察官助理纳入一线接访行列,组建成“员额检察官+”接访队伍,要求接访干警进一步强化服务乡村群众意识,积极开展上门听证、简易听证,为矛盾纠纷化解增添“新活力”。今年以来,接待农村来访群众57次62人,受理涉农支持起诉案件34件,全部移交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办理并联合召开听证会。坚持源头治理保障民生,开展“保障农村食品安全”“保健品专项整治”专项行动,立案涉及乡村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3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1件,以案件办理紧盯乡村食品安全,保障乡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深化落实“四号检察建议”,借助“利通区窨井盖安全工作微信群”,要求监管单位及时处置环卫工人发现的存在问题的乡村窨井盖16处,有效处置道路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三是围绕乡村文明建设要点持续发力。把乡村法治建设作为工作要点,发挥检察机关优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进乡村,扬正气,树新风,培育乡村群众法治意识。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中,进乡村开展专题宣传4场次,开展以案释法10余次。针对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特点,下沉村委会举办民法典专题法治讲座2场,发放法律宣传册200余份,惠及村民300余人。邀请辖区乡村中小学生走进“小白杨工作室”,“零距离”“体验式”接受法治教育70余人次。利用报刊、“两微一端”等平台,及时报道乡村振兴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法治宣传提升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转载和免责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本站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相关推荐